她是第三种绝色(GL)_分卷(69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(69) (第1/3页)

胡见君还在医院四处奔走,指挥工作。
  简清应了声:好。
  她是胡见君一手带起来的,在他手底下,从一个小医生,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医生。
  今天下午,胡见君通知她上前线时,没有多少温情的话语,只是用严肃的口吻命令道:你是我的学生,你在第一批名单里,你给我到前面去。
  魏明明往她脖子上挂了个平安符:14床的刘奶奶的家属听说你要去灾区,特地跑去附近的寺庙求了个平安符,要我转交到你手上。
  简清捏了捏平安符:替我说声谢谢。
  鹿饮溪一声不吭,低头检查医院发放的物资包。
  物资包里,有急救包、雨靴、雨衣、帐篷、睡袋、手电筒
  缺了女性用品。
  她跑到负一楼的便利店,买了几包卫生棉,塞进去,刚拉上拉链,就听见了催促声。
  医院的党支部副书记,副院长之一,张琴,亲自带队出征,抗着【江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】红色大旗,拿着喇叭喊:同志们,人员集齐,全部上车,准备出发!
  我要走了。简清戴上口罩,平静地看着鹿饮溪。
  鹿饮溪也看着她,千言万语,堵在心里,说不出来。
  简清等了几秒,没等到她的话语,伸手,揽过她的肩,抱了她一下,然后利落地背起物资包,登车。
  鹿饮溪目送她离开。
  她这天穿着一双黑色登山鞋,内套一件黑色速干衣,外套一件长袖白大褂,白大褂上挂着胸牌。
  医师资格证、执业证都贴身放到了口袋,以防发生意外,无法辨认身份、单位。
  每次出发,最坏的打算,就是回不来。
  震后四个小时,傍晚的六点,附一第一批救援人员全部到齐,登车出发,驰援灾区。
  他们都是写在医院应急预案名单上,第一梯队的救援人员。
  离医院近的,还可以回家收拾一下行李,和家属告别一声。
  离家远的,只有零星一两个同事在身后送别。
  也有些人,是临时报名,想要第一时间上前线。
  到了车上,有人在打电话联系家人,告诉家里人偷藏的私房钱、银行卡密码;有人打电话给同事,交接手上病人的情况;有人一脸凝重,坐在座位上,一声不吭。
  张琴书记拿着喇叭:我们待会要到机场,坐飞机抵达S省J市机场,下飞机后,转大巴车进B县、下乡村,开展救援工作,当地的信号设备毁坏殆尽,没有网络,没有信号,目前还在抢修中,大家现在有什么人要联系的,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的,趁现在赶紧联系、赶紧交代!
  这话一说,拿出手机的人更多了。
  有的人甚至开始写遗书。
  这是最后允许他们软弱的时刻,等到了当地,穿上了白大褂,就不再允许软弱。
  简清安静地望着窗外。
  犹豫许久,她编辑了两条消息,发给鹿饮溪。
  第一条:【L市第三医院,主治医生苻鸢,患者阮笙,我的母亲。】
  她把她的母亲,托付给唯一信任的人。
  第二条:【家里保险柜密码,和我给你的银行卡密码相同。】
  所有财产身家,也托付给她。
  鹿饮溪看到消息,不再有任何怨怼、难过的情绪,迅速打字回复。
  第一条:【收到。】
  第二条:【简医生,我爱你。】
  始料未及的一句表白
  仅有几个字,简清却来来回回看了不下五分钟。
  盯着看了许久,她望向窗外,露出一个久违的微笑。
  *
  天色渐暗,陆续有了确切的官方的新闻报道,普通民众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。
  一场巨大的天灾,降临在这个世界。
  鹿饮溪开着车,漫无目的在市区街上晃荡。
  车载广播中,播音员嘶哑着嗓音播报情况:下午2点,位于北纬xx度东经xx的S省B县发生了7.8级地震全国各地震感强烈截止目前,首批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、首批医疗救援队已进驻灾区交通道路堵塞,请社会车辆勿前往
  鹿饮溪看向窗外。
  抬头,高架桥上,一辆一辆满载物资的货车、救护车、警车,驶向与邻省接壤的D市。
  低头,路边绿化带旁,有一座亮着红色小灯的献血爱心屋。
  她找了个能停车的地方,下车,走过去献血。
  未来几天,血液将成为紧缺物品之一,届时,全国各地的中心血站,都会向社会呼吁爱心人士献血。
  她现在不是医学生,更不是医生,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市民。
  一个普通人,在大灾大难面前能做的,无非是献血、捐钱贡献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。
  因为晕血,抽血的过程,她一直闭着眼。
  抽血的护士,安慰了几句,给了她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