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88节 (第3/3页)
? 结果凤我过来还真的有急事,他进来之后直接跪下奉上一份文书说道:“启禀王上,臣刚得到消息,义渠骑兵正在南下,已经逼近上郡!” 第484章 义渠是羌戎的一个分支, 笼统说的话就是广义上的匈奴。 匈奴南下不是什么新鲜事情,然而韩熠十分诧异问道:“义渠?现在还有义渠人?” 他这么问也是有道理的,早些年间, 哦, 这个早些估计要往前推个一百年左右, 那个时候义渠不仅仅是羌戎的分支,人家还是最有势力的匈奴, 曾经建有义渠国,义渠王也经常在中原活动,更甚至曾经参与过中原争霸。 只不过后来被义渠国被大秦兼并,然后也就没有义渠国了。 注意,这个兼并可不是之前大秦跟韩国那样的和平兼并。 毕竟非我族类,大秦想要侵占地盘,义渠国怎么可能束手就擒? 所以真相就是义渠国被打的基本上已经不剩下什么人了,后来大秦占领了义渠国的国土之后, 剩下的那些义渠人也都全部打散安插到各地,做什么多年来跟大秦国民生活在一起,一代一代的通婚下来,基本上已经并不知道谁有义渠族的血脉了。 到了这个时候就说义渠人已经灭绝也并不过分。 所以现在突然冒出来的这个所谓的义渠人又是哪儿来的? 颜徵之前心思都放在中原争霸上面, 对于匈奴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当然主要是匈奴人对于大秦还是很畏惧的,要知道大秦自从第一代开始就伴随着跟匈奴人的斗争。 大秦强大的过程虽然不能说是跟匈奴人斗争出来的吧,但让匈奴人选的话,那自然是能不跟大秦打就不跟大秦打。 后来天下乱了, 分了那么多国家,其他很多国家都比大秦要弱上一点,虽然远, 但也宁可远一点打劫那些国家也不想去打劫大秦。 所以这些年来唯一没怎么受过匈奴劫掠的反而是大秦。 如今基本上已经算是天下一统,只等干掉赵国那几个造反的然后看新任赵王肯不肯旅行承诺,所以颜徵也开始关注匈奴。 凤我关注那边也是他叮嘱的,要不然这样的消息该是卫尉来报的。 结果他刚嘱咐下去没多久,凤我就已经接到了预警。 颜徵打开文书看了一眼,算了一下,虽然说是临近上郡,但实际上距离还挺远的,只不过他们如果真的要劫掠的话,按照这个路线第一个遭难的必然是上郡。 颜徵将文书递给韩熠问道:“鸿胪寺如何得出这个结论?” 凤我躬身说道:“启禀王上,自从王上下令让鸿胪寺多多关注以来,我便开始派人四处查看,之前已经发现了这些人的异动,本来也以为是正常迁徙,但后来据回报,这一拨人大多都是精壮,纵然有女子随行也是能上得了马开得了弓的,而且根据观察,他们带的辎重不多行军速度也快,又是这个时候……想来是没安好心。” 韩熠听完之后点了点头,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,农耕民族能生存下去是因为有存储的粮食和其他东西。 游牧民族的话,不一定没有吃的,他们也是有牛羊的,但牛羊之余他们不仅仅是食物,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,不能吃太多,所以入冬到开春这一段时间就分外难熬。 一般他们也会选在这个时候南下劫掠。 韩熠问道:“怎么确定是义渠人的?” 凤我也有些不确定说道:“他们的衣服样式与其他匈奴皆不相似,以前从未见过,一开始臣也未曾猜到,后来还是鸿胪寺内有人对这方面知之甚深才想起来。” 颜徵一脸的无所谓:“不管是什么人,让上郡那边都准备好……”他顿了顿转头看了韩熠一眼说道:“便让褚非跑一趟吧。” 凤我抬头看了一眼韩熠没吭声,这件事情不是他能插话的,要不是颜徵不想跟匈奴人起冲突,监控他们的事情都轮不到凤我。 是以他解释完毕自后就退下,聪明的没去插手剩下的事情。 凤我退下之后,颜徵说道:“凤我的确有才干,把他放到鸿胪寺委屈了。” 韩熠无奈说道:“朝上如今各司其职,哪里还有地方放他?” 颜徵似是有些遗憾说道:“当年改官制的时候改了一半,剩下那一半还没改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