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54章 人与话 (第2/2页)
在张逸夫一系列的工作中,这位老一辈的工程师算是帮忙帮到家了。 单有牛大猛的令牌,张逸夫是没法做这么多的,资历不够,难以服众,恰恰这种时候有个段有为主持大局,让他人都没什么可说的,什么事只要段有为签了个字,就不得不做了。与此同时,段有为半分功名也不争,对那些复杂资源更是毫无兴趣,更多的时候他不像是一个领导,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导师,师长,默默扶着张逸夫步步前行。 与牛大猛之间,更多的是利益交织。对老段,张逸夫则是纯粹的敬重与拜服。 这种时候,跟段有为论功谈仕,显然是俗了,张逸夫干脆就请教起将来的事情。 “段总,煤耗的事情,在一个厂做易,在那么多地方推广可就难了。”张逸夫碰过杯后,抱着讨教的心态说道。 “领导下指示,下任务,没什么难事。”段有为毫不避讳地笑道,“摊子大了,事不难做,人难做。” 这话倒着实让张逸夫惊了一下。他本以为老段会在技术上谈一谈,指点指点,却不想他的落脚点完全与牛大猛重合了,也许老段根本就不是不会做人,只是不屑于做那样的人。 这么说不准确,是不屑于做小人,不像张逸夫这样,该公平正义的时候大义凛然,该混蛋的时候不留余地。 段有为说着,也同样拍了拍张逸夫,其中满怀着希望:“身子骨,得硬起来!” 随后,他又轻轻拍了拍胸口:“心,要静下来。” 段有为简短的两句话,倒是给了张逸夫更深的启发与震撼。 可当局者迷,树欲静而风不止,张逸夫还没到能静下来的时候。 段有为却好像憋了很久,像是一个年迈的智者,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肯受教的人,开始不遗余力地传经授道:“五年内,真正的大方向有三。” “其一,北漠特大火电厂,无论是国家还是部里,都急于建一个国际一流的先进电厂,为此将不遗余力。” “其二,超高压电网,全国联网,小网并入大网,把全国电网联起来,这同样是个里程碑级的全国工程。” “其三,三溪大坝,或早或晚,必将落成,这是不亚于长城的工程,名垂青史,功过难论。” 张逸夫不得不深感拜服,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自然能看透这三点,但藏在小电厂的段有为能看到这些,颇有些茅庐中谈天下的大略。 壮士暮年,雄心不已啊! 张逸夫遇到的最近一个这样的人是夏济民,只是那个人的遗憾更多地化为悲愤与不甘,而段有为却将一切化为涓涓细流,默默哺育,用毕生的精力扛过了最艰苦的年代,到了开花结果的那一天,却能悠然坐于树下,不沾分毫。 人格上,他已经胜利了。 “你走吧,我能说的就这么多了。”段有为最后依然在微笑,“待你功成名就之时,如果愿意再和我谈谈,给我讲讲那人那事,就是对我最好的回馈。” 张逸夫默默一笑,最终冲段有为点了点头,没多说一句话,他也才知道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,正是这种味道。 喧闹之中,自有静谧之人。 傍晚,张逸夫回到宿舍,看着空空如也的隔床,他很清楚,自己真的要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