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66章 高工张逸夫 (第1/2页)
另一边,部里关于丰州事故的详细分析报告也出来了。 经电科院试验,emc开关在持续高温高湿度的情况下,某个衔接处的法兰部分会出现细微的密封问题,尤其是在长时间下雨的时候,由于内外温度差异,会出现一定量的负压渗水现象,简单来说就是水被吸进开关里面去了。 由于丰州的长期阴雨天气所致,什么事都赶巧了,渗水在开关内凝露,流进油箱,油水不溶,随后又蒸发导致绝缘拉杆表面附满了水汽,终是咔嚓一声,发生了事故。 原因调查完毕后,丰州的其它所有开关紧急轮流停修,在上级的监督下,这才发现,其余的四条出线开关中,有两条线路的开关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渗水现象,若是再拖些日子,雨再持续一些,搞不好又要出事故。 好在,及时发现了问题,将损失控制到了最低限度。 作为丰州电厂,在这件事中犯了三个错误。 第一是未经过同期合闸,这是一个无所谓的错误。 第二是检修开关的时候,只求速度,没有对绝缘拉杆进行烘干处理,没有检查透彻。这个错误其实有些冤,北方电厂很少这么做,一般南方比较潮湿的地方才会自发进行这个流程。 第三点是最严重的,苗德林在调查过程中企图欺瞒调查组,混淆视听,这是纪律问题,原则问题,而非一个技术疏忽。 处分结果也在同一个事故通报文件内下达。 丰州电厂摘牌,由达标而提高的一切福利与薪金与他们再无瓜葛,全厂回到之前的水平。 苗德林受到停职查看处分,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暂时代理丰州电厂厂长,同时,检修车间、电气车间的主任以及几位操作、值班员也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处分。 就程度上来说,这次的处分力度极其之大,十分罕有,一般只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,才会对一厂之长真正动刀,而这次因为诚信问题,苗德林栽了个大跟头。 张逸夫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是助攻了,恐怕这辈子跟苗德林都结仇了,但与此同时也得到了部里几位大领导的重视与赞赏,权衡之下,利非常大于弊。 另一方面,就是有关emc的事情了。 这件事水很深,部里会慢慢处理,但有一件事是刻不容缓的,就是尽快更换emc厂商的开关。这边电力系统,其实是有索赔权力的,但俄国佬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设备没有任何问题,一切符合同规范,只是扯皮,并不打算拔半根毛。 作为张逸夫,是知道很多事情的。多少年后,emc用国内淘汰的开关重新拼装后贴着优质产品的标签卖给中国,这件事被披露了出来,emc也进入了中国电力系统的黑名单。就像苏联解体时那种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一样,随着那个过度集权、过度红色的政权倒塌,国家荣誉感也变得廉价,商人政客们只顾着自己发财,在造就了一批寡头的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