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宫花为聘[红楼]_47 (第3/3页)
走上铤而走险的路子!哈哈哈,真当我对朝廷的吏治一点都不知道吗?!!!” 贾琦恨声道:“在他们的眼里,为官千里只为财!他们做官就是为了捞银子的,他们只要腰包鼓鼓,外头饿殍千里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?反正都是贱民!死了干净!” “盛唐之时,华北平原被山东世家所掌控,用不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,养活了超过全国七成的人口——大唐皇室互相残杀,让大量的人口动迁,寻求世家的庇护——与之相对的,就是长江流域,和长江以南地区,那个时候,这片土地几乎可以说是蛮荒之地,总人口不到全国的一成,土地面积却是山东世家们掌握的华北平原的两倍还多!可事实却是,被委任到这里的官员,一位又一位地跟这些地方的豪强勾结,一次又一次地将这里的百姓逼反。偏偏史书上,自古到今,从来都是说世家的不是,却从来不责问这些官员,也不问为什么朝廷不加强这些地方的教化,导致这里的百姓蒙昧无知,被人利用而不自知,导致这里的豪强和官员肆无忌惮,一次又一次地惹出大祸!” “没有挑选出有能力又廉洁的官员,那是大唐朝廷的不是,没有完成对这些地方的教化,也是大唐朝廷的不是。大唐的官员跟大唐江南的豪强勾结,逼反了大唐江南的百姓,跟远在华北平原的山东世家又有什么关系?不知道承认错误,一味推诿责任,从那以后,官逼民反甚至成了理所应当、天经地义的事儿!相反,跟山东世家这样,尽量养活更多的百姓的人,就是图谋不轨就是该杀!谁想过,那些百姓,那些百姓也是我们的同胞!我们身上的衣裳,我们口中的食物,都来自他们的辛勤劳作。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些,我们不应该回报他们一二吗?!” 贾赦愣了愣,道:“那些世家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……” “然后呢?”贾琦昂着头,道:“为官千里只为财,这样的官员才是好的,用百姓的性命、财产、安全去换取自己的名声也是好的,反而是想养活百姓的人才该死,是这样吗?” 贾琦笔直地站着,牢牢地盯着父亲的眼睛,道:“父亲,儿子想做官从来不是为了钱财也不是为了名声,更不是为了想做官而做官,儿子想往上爬,为的,只有两个字,华夏。” “华夏?” “对,在儿子的心中,那些因为黄河泛滥而背井离乡、忍饥挨饿、流离失所的百姓,那才是华夏子民,我的同胞,而在长城以外,那些挥舞着马刀时时刻刻都向着要冲过长城、把我们汉人当成两脚羊、当做可以随意劫掠的牲畜的异族,那根本就不是我的同胞。也许有一天,这些异族也会打心眼儿里认为自己也是华夏的一员,也许有一天,这些异族会忘却自己的语言,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。但是,在那一天到来之前,在他们还用马刀对着我们之前,儿子只会把他们当成敌人!必须除之而后快的敌人!” 贾赦道:“可是,可是,你也不用自己花钱做这种事情。” “父亲,这不是用或者不用的问题,也不是能不能的问题。儿子相信,以我大魏的人口和财富,想要踏平草原,将北面的草原变成自己家的后花园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只可惜,我们大魏不自爱。” 不自爱? 贾琏和王熙凤都懵了。 这是什么意思。 “不自爱?”贾赦也懵了。 “或者也可以说,没有民族自尊心。我们汉人依旧没有从元代的阴影下走出来。蒙古人把我们当成奴隶,我们虽然夺回了江山,可在思想上依旧是奴隶!给钱就能够让那些藩国承认我们是天|朝|上国?给钱就能够万国来朝?别忘记了朝鲜是怎么做的。他们还自诩小中华呢,结果呢?拿着我们大魏的赏赐,回头他们就偷偷造了两百多艘大船,准备在背后给他们一刀!万国来朝?别忘记了,这四个字最盛行的年代就是大唐!而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二年的时候,还被突厥兵临城下。唐太宗李世民送了无数的财帛,还有数万汉奴给突厥,这才换来所谓的和平!那个时候,可没有什么万国来朝!唐太宗也不是什么天可汗,他不过是突厥贵族口中的一个孬种而已!唐太宗成为天可汗,那是贞观十四年,历经十二年的卧薪尝胆之后,唐太宗派出大军,踏平了突厥,这才换来天可汗这三个字!” “父亲,睁眼看看吧,外面的世界,那些异族也好,那些藩国也罢,谁不是在用刀剑为自己的子民争取土地!只有我们大魏,竟然是盼着天下大乱、盼着百姓因为天灾、因为兵乱大量死亡,而达到化解土地兼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。父亲,您不觉得悲哀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