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72节 (第2/3页)
偏偏要出门了去做。 安华锦只能转身折回了书房等他。 安华锦在书房坐了一会儿,大约有两盏茶的时间,沈远之倒是如他所说很快就回来了,他推开房门,神清气爽地说,“可以走了。” 安华锦看了他一眼,见他好好地洗了脸,换了一身干净合体的衣服,整个人一扫一夜未睡的疲惫与满脸的郁气,神清气爽的模样,了然,点点头,出了书房。 二人骑马出了安家老宅,出了南阳城,一路前往许家而去。 许家在青州,距离南阳城并不近,骑马走路要半日的时间。 大雪过后,天气冷的很,寒风比下雪时还要猛烈,刮在人的身上如刀子,透骨的寒,安华锦一手拢着马缰绳,一收抱着手炉,倒是没感觉到冷。 “不行了,歇一歇,冻死了。”走出一半的路程时,沈远之大叫。 安华锦勒住马缰绳,白了他一眼,“谁让你爱美好俏穿的这么少,不冻死你冻死谁?” “没良心的小丫头,我这不是为了不丢面子,输人不输阵吗?总不能一副邋里邋遢地去找他质问。”沈远之嘬着牙花子嘟囔,“谁知道怎么这么冷。” 安华锦将手炉扔给他,“抱着它吧!多少管用些。” 沈远之接了手炉,抱在手里,看着她裹的严严实实的披风说,“你怎么不把你的披风给我穿穿?” “美得你。” 沈远之:“……” 的确是美的他。 他抱着手炉,原地耍了一会儿,感觉不太冷了,又将手炉扔回给安华锦,“走吧!” 安华锦接回手炉,继续打马向前。 二人来到青州时,已太阳落山。 进了青州城,二人直奔许家。 许家是青州城的大户之家,家中子弟有习武从军者,也有读书上进者,虽比如顾崔两家相差甚远,但也是子孙极多,分布在各个地方,许家的嫡幼子许靖,年少时在南阳军从武,后来因许家生变,他退伍出南阳军回了青州城,做了青州城的一方知州府。 半年前,他深受打击,病魔折磨,卸任青州知州府台,在家养病,这一养,就是半年时间。 许家老宅也是颇有些年头了,从门上的牌匾与门口两尊石狮子就能看出些许沧桑。 沈远之翻身下马,前去叩门。 门童很快就打开了侧门,一见是沈远之与安华锦,顿时热情地说,“安小郡主,沈小将军,您二人怎么来了?” 沈远之早已在换干净的衣服出府时就已收拾好了心情,笑着说,“我与小郡主外出办事儿,正巧路过青州城,过来看望许伯伯。” 他自然不会说是特意前来找许靖质问算账的。 门童连忙将大门打开,“您二人快里面请,小的这就去禀告三老爷。” 许靖这个嫡幼子,在许家上一辈里排行老三,所以,下人们称呼三老爷。 沈远之点点头,与安华锦一起将马匹交给门童,迈进门槛往里面走。 他们二人每一年都要来一两次许家,小时候更是来的多,对许家熟的不能再熟,许靖的先夫人为他生有一女一子,长子许清岩,长女许清灵。 八年前,安华锦能顺利从许家偷梁换柱死遁出许清灵藏在秀灵山,多亏了许清灵的大哥许清岩的相助。 许清岩在许家一众子弟里,也是一个特别,不喜武,不喜文,偏爱经商,被许家族中不认可,他不顾家族反对,一意孤行,到底是没凭借许家一人一脉,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。 这些年,许清岩走南闯北,一年也就回青州城那么一次,每次在青州城也就住上一晚,还不如去南阳王府的次数多,有时在南阳王府还能住上两三晚。 管家得到消息迎了出来,笑呵呵地给二人见礼,对安